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亚洲皮划艇锦标赛上,中国皮划艇队以出色的表现成为最大赢家,共斩获三枚金牌、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,年轻选手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,展现了我国皮划艇项目后备力量的深厚潜力。
本次亚锦赛在韩国汉江水上运动中心举行,吸引了来自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参赛,中国队派出了以老带新的阵容,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镇,也有多位首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年轻队员。
在男子单人皮艇1000米决赛中,22岁的小将张子扬以3分28秒45的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日本选手近2秒,这是张子扬职业生涯的首个国际大赛金牌,赛后他表示:“赛前压力很大,但教练一直告诉我保持自己的节奏,能拿下冠军,是对团队最好的回报。”
女子双人划艇500米项目上,搭档仅半年的李梦/王雨菲组合爆冷击败了卫冕冠军乌兹别克斯坦队,以1分52秒33的成绩摘金,这对组合的默契配合和后半程的爆发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。
而最令人振奋的胜利来自混合团体接力赛,由老将陈志强领衔的中国队在后半程实现逆转,最终以0.3秒的优势险胜东道主韩国队,这场胜利不仅为中国队锁定第三金,更展现了团队协作的极致魅力。
本次比赛,中国队的奖牌得主中有半数年龄在23岁以下,国家皮划艇队总教练周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年轻队员的表现超出了预期,他们技术扎实,心理素质也在快速提升,这让我们对巴黎奥运会更有信心。”
以张子扬为例,这位来自山东的小将去年还在参加青年组比赛,但通过冬训的强化,他的耐力和爆发力均有显著提升,教练组透露,他的划桨频率稳定性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。
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17岁的女子划艇新星刘佳琪,尽管首次参加成人组国际赛事,她在单人划艇200米项目中仍闯入决赛并收获铜牌,这位被队友称为“小马达”的选手,其起航加速能力已被多国教练列为重点研究对象。
本次中国队能取得佳绩,与科技助力密不可分,据悉,国家队在过去一年引入了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流体力学模拟技术,帮助运动员优化划桨角度和船体平衡。
“我们通过数据发现,传统的前半程保守策略其实不利于现代比赛节奏。”周明教练解释道,“现在队员们的体能分配更科学,比如张子扬的决赛战术就是基于300组模拟数据制定的。”
器材升级也是关键因素,中国队此次使用的碳纤维桨叶比传统器材减轻了15%,而新型划艇的船体设计减少了5%的水阻,这些细节在毫秒必争的高水平较量中成为制胜因素。
尽管中国队表现抢眼,但亚洲皮划艇竞争格局并未改变,日本队在男子双人皮艇项目上展现统治力,其冠军成绩比世界纪录仅差1.2秒;哈萨克斯坦则在长距离项目上包揽两金,显示出极强的耐力优势。
“我们的年轻队员还需要更多大赛磨练。”周明坦言,“像日本选手的桨频控制、哈萨克斯坦队员的体能分配,都值得学习,明年奥运资格赛才是真正的考验。”
随着亚锦赛落幕,中国皮划艇队已进入巴黎奥运备战冲刺阶段,根据国际划联新规,本次亚锦赛成绩将计入奥运积分,中国队在三项夺冠项目中基本锁定奥运席位。
要复制东京奥运会2金1银的辉煌并非易事,欧洲强队如德国、匈牙利在近期世界杯分站赛中频频刷新世界最好成绩,对此,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强表示:“我们计划在下半年派遣更多队员参加欧洲赛事,适应高强度对抗,重点会放在提升决赛日的心理抗压能力上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皮划艇协会近期启动了“星火计划”28圈官方网站,将在全国选拔30名12-14岁的苗子进行重点培养,该项目技术顾问、奥运冠军孟关良指出:“从亚锦赛可以看出,科学选材和早期专业化训练的重要性,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人才梯队。”
竞技体育的突破也带动了大众参与热情,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皮划艇俱乐部47家,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的水上运动基地接待量同比上涨60%。
“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,说是看了亚锦赛直播。”杭州某俱乐部教练表示,这种体教融合的趋势让业内人士看到项目发展的更多可能。
随着秋高气爽的季节来临,各地市民水上活动预计将迎来新高峰,体育总局近期联合文旅部推出十条“最美皮划艇线路”,包括千岛湖、漓江等知名景点,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。